分類: 作者:防水補漏 發布時間:2024-08-04 瀏覽:234
防水層外觀檢查至關重要。它是評估防水工程質量的直觀且有效的手段,能及時發現潛在問題,避免后續滲漏帶來的一系列麻煩和損失。防水層固化后不應出現起泡、空鼓、皺折、露胎、起皮等問題。起泡可能是由于施工時基層潮濕、涂料攪拌不均勻或涂刷過厚等原因導致。空鼓則常常是因為基層處理不當,如存在灰塵、油污等雜質,影響了防水層與基層的粘結。皺折的出現多與施工手法不熟練、涂料涂刷不均勻有關。露胎表明防水層的覆蓋不完全,可能存在施工疏漏。起皮可能是因為涂料質量不佳或施工環境惡劣。
通過這些外觀特征,可以初步判斷施工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例如,大面積的起泡和空鼓,很可能意味著基層處理未達標;多處皺折和起皮,或許是施工人員操作不規范或涂料選用不當。對于起泡,如果氣泡較大且數量較多,可能是基層濕度太大;若是小而分散的氣泡,可能是涂料攪拌或涂刷的問題。空鼓處若能輕易揭開防水層,說明基層清理不到位。皺折和起皮嚴重的區域,往往是施工過程中涂刷不均勻或涂料質量差的表現。總之,仔細觀察防水層的外觀特征,能夠為判斷防水施工質量提供重要依據,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確保防水工程的可靠性。
二、閉水試驗
(一)閉水試驗的準備工作
閉水試驗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確保門口及下水口的封堵嚴實。對于門口,可以使用水泥或膩子粉堆高形成擋水壩,高度一般在 15-20 厘米左右;下水口則要使用沙子裝進塑料袋或者專門的封堵材料進行封堵,避免蓄水時水從這些地方流失。同時,要保證防水層完全干透,通常防水施工完成后 24 小時以上才能進行閉水試驗。在進行蓄水前,還需仔細檢查封堵情況,確保不會出現漏水的隱患。
(二)閉水試驗的操作流程
閉水試驗的操作需要嚴格按照流程進行。首先,在完成封堵和防水層干透的基礎上,開始蓄水。蓄水深度應不小于 20 毫米,一般為 3-5 厘米,高度在 30-100 毫米之間。做好水位標記后,開始計算時間。蓄水時間一般為 24 小時,在春、夏、秋溫度較高的季節,24 小時通常足夠;而在冬季,由于溫度較低,防水層固化時間延長,蓄水時間應至少達到 48 小時。
在蓄水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水位是否有明顯下降。前期每 1 小時應檢查一次,后期每 2-3 小時檢查一次,檢查次數不少于 5 次。此外,對于輕質墻體,還需要進行淋水試驗,用水管在墻面自上而下不間斷噴淋 3 分鐘,4 小時后查看墻體另一側有無滲漏現象。
(三)閉水試驗的結果判定
閉水試驗結束后,要根據觀察結果判斷防水工程是否合格。重點觀察水面有無下降,如果水位下降明顯,說明可能存在滲漏點。同時,要到樓下相同位置的天花板處檢查有無滲水情況,包括有無水漬、水滴、洇濕等現象。如果水面無明顯下降,樓下房頂也無滲漏,就可以判定防水工程合格。反之,如果發現有滲漏問題,應立即停止閉水試驗,重新進行防水層的完善處理,處理合格后再次進行閉水試驗,直至無滲漏為止。
三、防水層厚度驗收
(一)驗收的時機
防水層厚度的驗收應在防水施工完成且防水層完全干透之后進行。通常,這一階段是在閉水試驗之前。因為防水層的厚度直接影響其防水效果和使用壽命,若在閉水試驗中發現滲漏再去檢查厚度問題,可能需要返工,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和時間。
(二)驗收的方法和標準
1. 驗收方法
- 割取樣塊:在最后一遍防水涂膜實干后,用壁紙刀在現場割取 20mm*20mm 的防水樣塊,取樣部位可任選墻面或地面。取樣后,使用游標卡尺或測厚儀測量切塊的防水涂膜厚度。
- 工具測量:可使用專業的涂層測厚儀進行測量,涂層測厚儀法根據被測底材的不同可分為磁性測厚儀和非磁性測厚儀。此外,還可以通過濕膜測量的方法,使用輪軌或梳規測量儀,但這種方法準確性相對較差。
- 2. 合格標準
- 地面:涂膜厚度應不小于 1.5mm 厚。
- 墻面:涂膜厚度應不小于 1.2mm 厚。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厚度要求也可能因材料生產商的指定要求而有所不同,應以實際要求為準。
- 總之,嚴格按照上述方法和標準進行防水層厚度的驗收,能夠有效保障防水工程的質量,避免后期可能出現的滲漏問題。
四、輕質墻體的淋水試驗
(一)操作方法
輕質墻體淋水試驗操作如下:
首先,準備好一根足夠長的水管,以備淋水之用。在進行淋水試驗之前,需要進行水壓測試,一般來說,這是為了避免水壓不夠導致出水緩慢或者水壓過高導致破壞輕質墻體上的防水層和防水保護層。接下來,使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墻面上自上而下不間斷噴淋3分鐘,一定要嚴格注意時間的控制,時間不能小于3分鐘。
(二)時間要求
輕質墻體淋水試驗的時間要求如下:
淋水時間一般為3分鐘,結束后需等待4小時,然后觀察墻體的另一側是否會出現滲透現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水施工完成后,不能立刻進行淋水試驗,應等待防水層完全干透,通常需要24小時以上。
(三)合格標準
輕質墻體淋水試驗的合格標準為:
經過4小時的等待后,觀察墻體的另一側,如果沒有出現滲透現象,即可認為墻面防水施工驗收合格。若發現有滲透現象,則需要對防水工程進行整改和完善,重新進行淋水試驗,直至無滲透現象出現。
五、后續保護與注意事項
(一)施工人員培訓
施工人員應接受專業的防水保護培訓,了解防水層的特性和保護要點。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范,避免因操作不當破壞防水層。
(二)材料搬運
搬運施工材料時,應輕拿輕放,避免尖銳物體與防水層直接接觸。對于較重的材料,應選擇合適的搬運工具和方式,防止對防水層造成擠壓和刮擦。
(三)施工工具管理
施工所用的工具,如鐵鍬、錘子等,應避免在防水層上隨意放置和拖拽。若必須在防水層附近作業,應采取鋪墊等防護措施。
(四)交叉施工協調
當存在多個施工工序交叉進行時,應提前做好協調和規劃。例如,在防水層上方進行其他施工前,應先對防水層進行有效保護,如鋪設防護板等。
(五)環境控制
施工環境應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在溫度過低或過高、濕度過大的情況下進行可能影響防水層的施工操作。
(六)日常巡查
在后續施工過程中,應安排專人定期對防水層進行巡查。一旦發現有破壞的跡象,如劃痕、破損等,應及時采取修補措施。
(七)完工清理
施工完成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檢查并移除可能對防水層造成潛在威脅的雜物和剩余材料。